高速冷凍離心機作為實驗室分離純化樣品的核心設備,兼具高轉速(通常可達 10000-30000 rpm)和低溫控溫(一般可降至 - 40℃)功能,廣泛應用于生物制藥、臨床檢驗、環境監測等領域。但在長期高頻使用中,設備易因操作不當、維護缺失或部件老化出現故障,不僅影響實驗進度,還可能導致樣品損壞或安全風險。本文梳理高速冷凍離心機的 6 類常見故障,從故障現象、核心原因、分步處理方案及預防措施四方面提供實用指導,幫助實驗室人員高效排查、快速解決問題。
供電問題:電源插座接觸不良、電源線破損或斷路器跳閘;
安全保護觸發:門蓋閉合(設備配備門蓋聯鎖裝置,未關嚴時禁止啟動)、轉子未正確安裝(轉子卡扣未卡緊或型號不匹配);
電氣部件故障:主控電路板損壞、啟動開關失靈或電機接線松動。
排查供電線路:先檢查電源插座是否通電(可插入其他設備測試),更換插座后重試;再查看電源線是否有破損、斷裂(重點檢查插頭與線體連接處),若破損需立即更換原廠電源線(避免使用非適配線纜導致電流不穩);最后檢查實驗室配電箱內對應斷路器是否跳閘,跳閘后需先排查設備是否短路,確認無異常再合閘。
檢查安全聯鎖裝置:打開設備門蓋,清潔門蓋密封圈(若有灰塵、樣品殘留會影響密封性),重新用力閉合門蓋,確保聽到 “咔嗒" 鎖定聲;取出轉子,檢查轉子底部卡扣與主軸卡槽是否匹配(不同型號轉子不可混用),將轉子對準主軸輕輕放下,順時針旋轉至卡扣卡緊(部分設備需用專用扳手固定)。
檢測電氣部件:若上述步驟無效,需斷電后打開設備側蓋(需由專業人員操作,避免觸電),檢查電機接線端子是否松動(用螺絲刀擰緊),啟動開關接線是否脫落;若懷疑主控電路板故障,可通過替換法測試(更換同型號電路板后啟動設備),確認故障后聯系廠家維修(不可自行拆解電路板)。
負載不平衡:樣品離心管重量差異過大(超過設備允許的不平衡量,通常≤0.5g);
轉子問題:轉子老化(如轉子表面出現裂紋)、轉子腔內有異物(如殘留的樣品碎屑);
電機故障:電機碳刷磨損(適用于有刷電機)、電機軸承潤滑不足或損壞;
轉速傳感器故障:傳感器被灰塵覆蓋或接線松動,無法準確檢測轉速。
調整負載平衡:停機后取出所有離心管,用電子天平逐一稱重,確保同組離心管重量差≤0.2g;若為多管轉子,需按 “對稱放置" 原則擺放(如 6 孔轉子,空管需與樣品管對稱放置),避免單側偏重。
檢查轉子狀態:目視檢查轉子表面是否有裂紋、變形(重點檢查轉子邊緣和孔壁),若有裂紋需立即停用(老化轉子存在爆裂風險);用軟毛刷清理轉子腔內的異物,并用無水乙醇擦拭干凈(避免異物影響轉子轉動平衡)。
維護電機部件:對于有刷電機,斷電后打開電機端蓋,取出碳刷,若碳刷磨損至長度≤5mm(原長通常為 10-15mm),需更換同型號碳刷;對于無刷電機,檢查軸承是否有異響(轉動時若有 “沙沙" 聲),可添加專用高溫潤滑脂(不可使用普通黃油,會因高溫融化影響性能);若軸承損壞,需由專業人員更換。
清潔轉速傳感器:找到設備內部的轉速傳感器(通常位于電機附近,外觀為金屬探頭),用無塵布蘸取無水乙醇擦拭探頭表面,檢查傳感器接線是否松動,重新插緊后啟動設備測試。
制冷系統問題:制冷劑泄漏(長期使用導致管道老化)、冷凝器堵塞(灰塵、毛發堆積影響散熱)、壓縮機故障(無法正常工作);
溫度傳感器故障:傳感器精度下降或損壞,導致設備誤判溫度;
門封問題:門蓋密封圈老化、變形或破損,導致冷量泄漏。
清潔冷凝器:停機后斷開電源,找到設備側面或背部的冷凝器(外觀為金屬散熱片),用壓縮空氣(壓力≤0.3MPa)從內向外吹掃,去除表面灰塵;若油污較多,可用軟毛刷蘸取中性洗滌劑輕輕刷洗,晾干后重啟設備。
檢查門封狀態:關閉門蓋后,用一張 A4 紙插入門封與箱體縫隙,若能輕松抽出且無阻力,說明門封密封不良;取下老化的密封圈,更換同型號新密封圈(安裝時需確保無扭曲、貼合緊密);若密封圈僅輕微變形,可加熱吹風機(低溫檔)對著變形處吹 3-5 分鐘,使其恢復原狀。
檢測制冷系統與傳感器:若清潔后仍無法降溫,需聯系廠家售后人員檢測制冷劑壓力(正常壓力范圍需參考設備說明書,如 R404A 制冷劑靜態壓力約 0.8-1.2MPa),若壓力過低說明存在泄漏,需查漏并補充制冷劑;對于溫度傳感器,可通過對比法測試(用標準溫度計測量腔內溫度,與顯示屏數值對比,偏差超過 ±2℃需更換傳感器)。
設備放置不穩:臺面不平整或設備地腳未調平;
轉子不平衡:轉子安裝偏心、離心管放置不對稱或轉子本身變形;
機械部件磨損:電機軸承損壞、主軸彎曲或轉子卡扣磨損。
調平設備:用水平儀放置在設備頂部臺面,檢查水平狀態;若不平,調整設備底部的地腳螺絲(順時針旋轉螺絲升高,逆時針降低),直至水平儀氣泡位于中心位置;同時確保放置臺面堅固(不可放置在木質或不穩定的臺面上),避免臺面共振。
排查轉子與負載:停機后取出轉子,檢查轉子是否有變形(如轉子端面不平整),若變形需更換轉子;重新裝樣時,確保離心管對稱放置,重量差≤0.2g,且離心管內樣品液面高度一致(避免因液面差異導致重心偏移);安裝轉子時,確保轉子與主軸同心,無偏心現象。
檢查機械部件:斷電后用手轉動電機軸,若感覺有卡頓或異響,說明電機軸承損壞,需更換軸承;檢查主軸是否彎曲(目視觀察主軸是否筆直,或用百分表測量主軸徑向跳動,正常跳動量≤0.05mm),若彎曲需由廠家修復或更換主軸;檢查轉子卡扣是否磨損(若卡扣松動,轉子轉動時會產生位移),磨損嚴重時需更換卡扣。
超速報警:轉速超過設備最大允許轉速(如轉子最大轉速為 20000 rpm,實際轉速超過 21000 rpm)、轉速傳感器故障;
超溫報警:腔內溫度超過設定范圍(如制冷時溫度高于 0℃或加熱時溫度高于 60℃)、溫度傳感器故障;
不平衡報警:負載不平衡量超過設備允許值(通常≤0.5g)、不平衡檢測傳感器故障。
解讀報警代碼:首先查閱設備說明書,根據報警代碼確定故障類型(如某品牌設備 “Err2" 代表不平衡報警,“Err5" 代表超溫報警);若說明書無明確說明,可聯系廠家技術支持,提供設備型號和報警代碼獲取指導。
針對性處理:
超速報警:檢查轉速設定是否超過轉子最大轉速(需確保轉子型號與設定轉速匹配,如低速轉子不可用于高速運行);若設定正常,檢查轉速傳感器是否被污染,清潔傳感器后重啟設備;
超溫報警:若制冷時超溫,按 “制冷故障" 處理步驟排查(清潔冷凝器、檢查制冷劑等);若加熱時超溫,檢查加熱管是否短路,溫度傳感器是否正常;
不平衡報警:重新平衡負載,確保離心管對稱放置、重量一致,檢查不平衡檢測傳感器接線是否松動。
復位設備:處理完成后,關閉設備電源,等待 5-10 分鐘后重新上電,按下 “復位" 鍵清除報警代碼,再啟動設備測試。
離心管問題:離心管質量差(如耐轉速等級不足)、離心管老化(使用次數過多)、離心管未蓋緊或蓋體破損;
操作不當:樣品裝量過多(超過離心管容積的 2/3,高速旋轉時液體易溢出)、離心管未對稱放置導致受力不均;
轉子問題:轉子孔內壁有毛刺或損壞,旋轉時刮破離心管。
清理泄漏物:停機后斷開電源,佩戴手套和護目鏡,取出轉子,用鑷子清除破裂的離心管碎片(避免劃傷手);用無水乙醇或專用消毒劑擦拭轉子孔和腔壁,去除樣品殘留(若樣品為腐蝕性物質,需用大量清水沖洗后再消毒);清潔后晾干轉子和腔壁,避免殘留液體導致生銹。
排查原因并處理:檢查剩余離心管是否有裂紋、老化,若有需更換新離心管(選擇與設備轉速匹配的離心管,如高速離心需使用耐 15000 rpm 以上的離心管);確保離心管蓋緊,無松動或破損;檢查轉子孔內壁是否光滑,若有毛刺可用細砂紙輕輕打磨(需由專業人員操作),或更換轉子。
重新操作:更換合格的離心管,控制樣品裝量(不超過離心管容積的 2/3),按對稱原則放置離心管,確保重量平衡,重新啟動設備。
微信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